(相关资料图)
考古勘探确认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范围与形制
中新社石家庄4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伟 王天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20日透露,通过8年持续勘探与发掘,确认了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的范围与形制,为探索东魏、北齐邺城宫城范围、平面布局和宫院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分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城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是中国都城规划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佛学弘传中兴地和多元文化碰撞地。为配合邺城大遗址保护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考古队自2015年开始对宫城区北部及周边地区进行持续的勘探与发掘。
据介绍,考古确认邺城第一重宫城范围东西宽346米至366米、南北长1050米,推测外围应存在更大范围的宫城区。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并在宫城区北部新发现一批大型宫室建筑。其中,206号大殿应该处于后宫区中轴线上第一大殿的位置,与2021年发掘的209号大殿规模相当,两殿前后并峙,并通过廊房连接,建筑雄伟,装饰华丽,结构严谨,功能齐全。
建筑设计与布局方面,以206号大殿为核心的宫院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院落方向和轴线与邺南城宫城、内城乃至外郭城完全一致,体现出强烈的规划设计理念,是东魏、北齐邺城严格遵循“中轴对称”原则建设的重要实证。
建造技术与工艺方面,以206号大殿为中心的建筑群运用中国传统的土木砖石混合建造技术。宫城区还出土大量高级别的建筑材料和宫廷器具,遗物数量众多、规格很高,极大丰富了对北朝晚期建筑、雕刻、陶瓷、金属制品等工艺技术的认知,为研究北朝晚期的建筑等级与规制、器物分期与年代等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206号大殿是邺城遗址系统开展考古工作40年来正式发掘并全面揭露的第一座大型宫殿遗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丽华表示,206号大殿及其周边附属建筑的发掘确认了该建筑单元完整的平面构成和建筑结构,对了解北朝晚期大型宫殿建筑群建设理念、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工程技术,以及探讨隋唐以后“三朝五门”制度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完)
标签:
上一篇 : 世界快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下一篇 : 中邮证券:给予菲利华买入评级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